香港地产家族协成行:从兴建学校到投资新疗法的慈善坚守
作为香港最大私营房地产公司之一——协成行的第四代家族成员,方添明并未像哥哥那样选择进入家族企业,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创业之路。在兄弟二人的不同选择中,祖辈传承下来的谦逊与慷慨,却以相同的方式延续着。
“慈善先于生意”的家族基因
谈起童年,方添明记忆最深的不是家族生意,而是慈善。“从小我就知道家里做生意,”他说,“但更早接触到的,其实是家族的慈善事业。”年幼时,方添明和哥哥方添辉会被祖父方润华送往中国各地的农村,让他们在家族基金会资助兴建的学校里教英语。“那时候我经常抱怨,因为没有空调,到处都是虫子,而且吃的全是素食,”方添明笑着回忆道,“现在长大了,我才明白那段经历意义非凡,是非常珍贵和美好的回忆。
方润华于1924年出生在广东河源,六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,小学毕业就开始帮父亲经营家族的芝麻加工生意。后来,家族转向地产投资,1948年创立协成行。经过数十年发展,协成行已成为香港最大的非上市房地产投资公司之一,但直到2022年以97岁高龄辞世,方润华始终不忘自己的出身,也要求孙辈铭记。
“我们的基金会在家乡建了第一家医院和几所学校,在全国各地完成了700多个项目,”方添明说。祖父从未明确告诉两个孙子为什么要去农村,但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。“爷爷希望把谦虚和脚踏实地的价值观传递给我和哥哥,同时让我们明白回馈社会的重要性——我们能有今天,很大程度上也是幸运。”这种认知和格局,显然一直伴随他成长。
作为连续创业者,方添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。
在家族之外开辟新天地
如今的方添明,已是一名连续创业者。哥哥方添辉担任协成行副董事总经理,协助父亲方文雄管理公司,这让弟弟得以在家族企业之外自由探索。“我很幸运有个哥哥,”他说,“有他全心接管家族企业,我就有很大的自由去尝试其他事情。”
这种安排恰好适合方添明的性格。他坦言,自己可能并不太适合家族地产企业那种保守、低杠杆的风格。“公司很注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,这限制了你去冒险或大刀阔斧做事。”他也承认,正是这份稳健让协成行经历75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。只是对他而言,创业的自由更有吸引力。“我很好奇,喜欢学习、亲力亲为和尝试不同事物。”而在自己开辟的天地里,“没有壁垒,完全自主。”
其实从小学卖方便面给同学开始,方添明就展现出创业精神。但真正坚定创业想法,是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读书期间。“大学的创业氛围很浓厚,身边的人都在创办公司,”他说,“最关键的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,可以一起做事。”
也因此,他更倾向于与合伙人共同创业。多年来,方添明涉足科技、娱乐、生活方式等多个领域,创办了多家公司。疫情期间他所创立的Raze,成为了香港最知名的纳米科技口罩品牌之一,后来转型为香氛、香水和个人护理品牌。他与好莱坞名人斯科特·布莱恩(Scooter Braun)合办的StickStack,在香港、洛杉矶和上海设有办公室,为全球名人孵化品牌,也为亚太区主要唱片公司和艺人提供大型商品项目制作。此外,他的“兴趣项目”如“MagicRoom”,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浩室音乐团体,支持和培养亚洲本地DJ,并把欧美艺人带来亚洲演出。
协成行是香港一家领先的家族房地产公司,已有七十五年的经营历史。
最近,方添明把更多精力投向了一个听起来有些“跨界”的领域——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能源基础设施,“本质上就是AI的地产”。他最新的创业项目Highrise AI,是领先数字基础设施公司Hut 8孵化出来的子公司,专注开发和运营面向AI算力的高性能数据中心,为初创企业和大型企业提供先进的GPU基础设施和可扩展算力解决方案,助力前沿模型训练。“我非常看好AI,”方添明说,“无论AI未来如何发展,基础设施、能源和为各种创新应用提供动力的能力,都不会消失。”
这么多的项目,时间和精力如何分配?方添明的答案很明确:“我每次只做一家公司的CEO,80%的时间投入到这家公司。”通常,他会带领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实现稳定,然后把管理权交给新的领导团队,自己继续担任战略和顾问角色。“每次交接,我都会无偿给接班人股份,因为努力和回报应该挂钩。”
不过这种“八二分配”的节奏感,也是逐步学会的。“现在我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学会拒绝,”他说,“保持专注、不轻易分心,非常需要自律,尤其比起早期。”
成长过程中,他也经历过一些阵痛。刚创业时,家族背景在某些方面反而成为压力。“年轻时不够成熟,心里总有点不安,总觉得需要证明自己不是靠家里,而是靠自己闯出来的。”他甚至会刻意不走捷径,比如不找家族朋友帮忙牵线,只为证明自己可以独立成功。“后来我明白,这些其实都不重要,”他感慨,“如果这是你的优势,就应该善用。”况且,他说,就算是朋友,项目不好、能力不行,人家也不会一直支持你。
方添明家族办公室所在的香港办公楼。
变革时代里的慈善新方向
虽然主业在外,方添明依然以多种方式参与协成行。他没有具体的日常职责,但担任董事会成员,并为父亲和哥哥提供行业趋势和新领域的建议,这些建议不会因身处公司而带有“偏见”。“我们还有一个家族办公室,资产不计入公司报表,”他说,“我最大的参与可能就在那里,帮助进行房地产以外的科技投资。” 在这个平台上,他牵头投资了从消费品到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等一系列领域。
但在方添明心中,家族的核心身份认同,其实是家族的两大慈善基金——方树福堂基金和方润华基金。
对我们家族来说,慈善其实比事业本身更重要。
至今,公司每年仍将10%的利润捐赠予慈善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金会成立时,重点是教育和医疗,“但现在这些基本需求大多已由政府保障,”他说。基金会的方向也随之调整,更多投向前沿医疗研究,寻找融资缺口,投资于有望发现新疗法的领域。
“归根结底,我们希望被世人铭记为真正回馈社会的人,而不是赚了最多钱的人,”方添明传承着祖父方润华的价值观说道,“我们很幸运能有今天,所以我们正在平衡两者,也希望为其他家族树立榜样。”